查看原文
其他

田国强、何秀荣:国产大豆“量增价跌”现象的反思【转】

田国强、何秀荣 三农学术 2022-12-31

摘    要: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内容之一。自2016年以来, 我国大豆播种面积连续2年大幅增加, 2017年大豆总产量达到1 420万吨, 较2015年增加了241万吨。然而, 国产大豆产量增加并未减少大豆进口, 反而降低了国产大豆的收购价格。2017年新豆上市初期价格低于2016年同期且跌速较快, 黑龙江哈尔滨和佳木斯食用大豆2018年2月底的收购价格较2017年9月初的价格下降了11.7%和11.3%, 形成了“量增价跌”或“豆丰价贱”的局面。究其原因,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已具有鲜明的品质和用途差异, 形成了食用大豆市场和油用大豆市场2个相对独立的大豆市场。因此, 当国产大豆明显增产时, 不会减少油用大豆进口, 反而因国产食用大豆供给增加降低了国产食用大豆的价格。应当对国产大豆的相关看法和政策重新进行审视和反思。



1 国产大豆生产情况


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内容之一。2016年4月“农业部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 (农发[2016]2号) 中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力争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4亿亩, 较2015年增加4 000万亩。


在玉米补贴下降和大豆补贴增加的双向变动中, 大豆种植比较效益明显上升, 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迅速提高。自2016年以来, 我国大豆播种面积连续2年大幅增加, 扭转了大豆播种面积不断下降的局面。2017年大豆播种面积达到785万公顷 (1.18亿亩) , 较2016年增加65万公顷, 增幅达到了9.03%, 较2015年增加134万公顷, 增加了20.58%, 年均增幅达到了10%, 增幅巨大。


随着播种面积的增加, 国产大豆总产也出现了回升。2017年大豆总产达到1 420万吨, 较2016年增加130万吨, 增幅达到10.08%, 较2015年增加241万吨, 增加了20.44%, 年均增幅达到了10%, 与播种面积的变化大体一致 (见表1) 。


2 国产大豆收购价格情况


自2015年12月7日以来,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将国产大豆收购价格分成了食用大豆和油用大豆, 国产大豆主要是以食用为主的非转基因大豆。


从黑龙江哈尔滨和佳木斯两地的收购价格看, 食用大豆和油用大豆收购价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呈现同涨同落的走势, 但是食用大豆的收购价格明显高于油用大豆。黑龙江哈尔滨和佳木斯两地食用大豆收购价格较油用大豆收购价格平均高355元/吨 (哈尔滨) 和338元/吨 (佳木斯) , 最高差价达到了580和540元/吨, 最低差价均为140元/吨 (见图1) 。

从分月价格走势看, 近2年大豆价格呈现“新豆效应”, 即10月新豆上市以前, 大豆价格比较坚挺, 总体呈上升趋势, 10月新豆上市以后, 价格快速回落, 降幅达到10%左右。大豆收购价格的大幅下降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 会严重挫伤农民种豆的积极性。


3 国产大豆收购价格下降原因分析


3.1 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价格变化趋势


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看, 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之间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2012年以前大豆价格以上涨为主, 2012年以来大豆价格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但是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价格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关数据没有考虑东北大豆进关的运输费用, 只是直接比较国产大豆收购地的收购价和进口大豆到港价格, 以便看出变化趋势。从图2、3中可以看到, 2012年以前, 进口大豆价格总体高于国产大豆, 2012年以后进口大豆价格快速下降, 多数时间低于国产大豆, 尤其是2014年和2015年, 进口大豆价格大幅低于国产大豆。如果考虑东北大豆进关的运输费用, 则进口大豆价格更要低于国产大豆。


3.2 进口大豆价格对国产大豆价格的影响


从近2年看,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价格之间关联并不明显。进口大豆价格从2016年1月的2 960元/吨上升到2016年12月的3 860元/吨, 然后开始下降, 2017年8月最低达到3 260元/吨, 之后一直保持低位, 2018年1月价格为3 340元/吨。


国产大豆价格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新豆上市 (10月) 以前, 大豆价格基本以上升为主, 三季度价格往往是全年最高点。新豆上市以后价格开始出现大幅下降, 2016年和2017年降幅达到了10%左右。国产大豆的价格受进口大豆价格的影响并不明显。


3.3 国产大豆新豆收购价格大幅下降原因分析


既然不受进口大豆价格影响, 那么近2年国产大豆新豆收购价格为什么会大幅下降呢?或者说新豆上市是否必然会引起大豆价格下降?


通过对近10年国产大豆收购价格的分析, 笔者发现新豆上市收购价格下降并不是必然现象, 有些年份下降, 有些年份上升, 上升下降的年份几乎相当。


但如果对价格和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 笔者发现新豆收购价格与当年产量呈反向关系, 即当年产量同比增加, 新豆收购价格就会下降, 产量同比减少, 新豆收购价格就会上升, 近10年中符合上述规律的有8年。所以可以大致得出如下结论:近2年国产新豆收购价格的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产量增加引起 (见表2) 。


4 结论与思考


社会上 (包括学界) 很多人把国产大豆播种面积萎缩的根源归咎于进口大豆, 但笔者始终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至少不是根本原因。笔者认为, 国产大豆播种面积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相对玉米等竞争作物的比较效益下降所致;进口大豆不断增加是国内巨大需求造成的, 而不是替代国产大豆的结果近两年玉米-大豆比较效益的改变导致国产大豆面积的迅速回升, 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据。最近2年的监测数据显示, 国产大豆呈现出“面积扩、单产升、总产增”的局面, 但同期进口大豆的进口量也连续刷新进口纪录。


正因社会上存在上述不正确的看法, 所以, 由此导出一种观点:增加国产大豆产量, 从而减少大豆进口量。但最近的结果显示, 国产大豆产量增加并未能减少大豆进口, 只是降低了国产大豆的市场价格, 形成了“量增价跌”或“豆丰价贱”的局面。我们必须关注这一现象, 对其思考后不难得到如下启示, 国产大豆增产在理论上应该有利于缓解我国大豆产不足需的局面, 但事实上目前小小一点增产却已经带来了东北国产大豆市场价格的下行压力。2017年新豆上市初期价格低于上年同期且跌速较快, 黑龙江哈尔滨和佳木斯食用大豆2018年2月底的收购价格已经较2017年9月初的价格下降了11.7%和11.3%, 而且后期市场走势仍然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综合全国大豆的总体情况, 大体上可以得出如下判断,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品质和用途差异, 即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以食用为主, 进口转基因大豆以油用压榨为主。也就是说, 形成了2个不同的大豆市场:食用大豆市场和油用大豆市场。在油用大豆市场上, 国产大豆缺乏与油用大豆的竞争力;在食用大豆市场上, 国产大豆具有明显的非转基因和蛋白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大豆市场。因此, 当国产大豆明显增产时, 除非食用大豆需求能及时扩大, 否则国产大豆价格就会下跌


综上所述, 我们应当对国产大豆的相关看法和政策重新进行审视和反思。


——END


编者注:

  • 本文转自: 田国强、何秀荣,国产大豆“量增价跌”现象的反思,《大豆科技》,2018,(03),8-12

  • 注释、参考文献略,格式稍有调整

  • 如有不妥,请公众号 或 snxsac@163.com 联系删除

近期推文:

  1. 农民工健康研究:述评与分析框架

  2. 新书 | 福利经济学:通向繁荣的能力方法(2018

  3. 王秀清:中国农业转型 成就与挑战

  4. 新书 | 从小额信贷到普惠金融——中国小额信贷发展二十五周年回顾与展望纪念文集

  5. 叶敬忠 汪淳玉: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视角的农政问题及农政变迁

  6. 《开放时代》2018年三农类部分论文汇总

  7.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农民增收——基于河南省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案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